|
|
|
| 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37集力行分享 |
|
丁越湘学长 |
|
|
在本集中老师讲了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对待“善”与“恶”,讲到“怨亲平等”,想一想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修习我们的“包容心”,当真的内心慈悲,看待事物的态度就会真的平和,宠辱不惊,对于不平的事也就不会起嗔恨了。那么修习这个慈悲心的重要之处就在于转变我们的心境,使心时时处于爱与感恩当中,处处替人着想,凡事多体谅对方,就会渐渐消除分别心。遇顺境随善缘福慧尽增,遇逆境随恶缘业障尽消。所以,不管是好事、坏事其实都是来成就我们的,都是一样的,无分别的,只是因为我们的心有分别了,才有了表象上的好、坏的区别。在天宁寺,有一个义工老师,特别能干,也时不时指导一下别的义工,但是给人的感就是不舒服,她说的很对的事情,我心也生发出一种不认可的抵触, 从她那里,我想到了自己在同样的情况下,也要注意自己的语气与心境,即使自己说的很对,很有道理,也要考虑注意对方的感受,以免让人听了心生抵触情绪与烦恼心,不但达不到效果反而起了负面作用。 因为心中对这个义工老师有不舒服感觉,所以,下意识里总是有意躲着她,避免和她一起做事,因为只要见到她,我心里就别扭。当时我明白,是自己的分别心在作怪,但是明明知道这个道理,心里还是有些转不开。事实上是,很多时候,你越是想有意躲避的事,好象是越容易出现,怕什么来什么,也许这也是吸引力法则的一个规律。那几天里,在什地方都能见到她,到处是她的身影,我只好硬下头皮接受事实,心想“随它去吧,人家没事,是自己的心在分别”。因为都各自忙碌,我们之间也没有沟通与交流,再说了我心里也不愿与她说话。就这样过了几天,突然有一天,房间里只有我们俩个,我出于礼貌与她打招呼,说了几句话,就这样,我突然就觉得她不象以前那么给我的感觉不舒服了,挺好的一个人么,再一聊,还和我同岁呢,接着,我们自然而然地互相说起个人的一些情况,一时间我觉得那是么可爱!再后来的日子,我们在寺院里经常见面,夏令营结束后,去寺院的义工老师少了,我们俩是少数的几个常去的,也俨然成了好朋友。她干活效率高,也不怕吃苦,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,我们也有很多共同语言,有这样一个益友真是令人十分高兴的事啊!同样是一个人,因为看人的心境的不同,发生了两个不同的感觉。感恩这件事,感恩这个过程,让我更亲身体悟到这个道理!
|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
|
|